主 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 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 与传播研究所 出版日期: 每月25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577 邮发代号:80-998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20/G2
主 编: 胡正荣 执行主编: 朱鸿军 副 主 编: 刘瑞生 张满丽 责任编辑: 沙垚 张萌 贾金玺 韩博 特约编辑: 韩智东
随着社交机器人大行其道,其在新闻扩散中的角色和行为模式值得探究。该研究以《纽约时报》对香港"修例"风波的系列报道在海外社交平台Twitter上的扩散为例,运用计算传播学的方法,探讨社交机器人在专业媒体新闻扩散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行为模式。借用两级传播模型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两级传播中均有大量的社交机器人参与了新闻的扩散;但是社交机器人在一级传播和二级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在一级传播中,社交机器人的目标比较多元,最活跃的群体为新闻机器人,它们无差别地发布《纽约时报》各个主题的报道,仅少部分机器人对香港问题呈现特殊关注;在第二级传播中,社交机器人的目标较为集中,它们表现出对香港问题的明显关注,并对抗议者持肯定态度。从传播模式来看,社交机器人在一级传播中的参与度比在二级传播中高,社交机器人活跃程度高于人类用户,但影响力较低。通过对转发关系的分析发现,虽然社交机器人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引发人类用户进行转发,但人类用户仍更倾向于从人类用户处转发新闻。
法律意义上的"谣言",是以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已被证伪的事实性信息,其在我国法律中逐渐为"虚假信息"替代。谣言传播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成立条件一致,其共同适用我国刑法学界主流观点即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构成要件的要素方面,传播型寻衅滋事罪中的"虚假信息"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谣言"没有限制,使得违法或犯罪成立的第一个条件过于宽松;在违法性即侵害后果方面,刑法要求实际侵害结果,行政执法中将谣言的危险、威胁认定为扰乱社会秩序;在最后一个关口即有责性条件上,有关行政法和刑法均明确要求故意要件。虽然谣言传播的法律制度需要改进,但只要严格依照法律,其违法或犯罪的成立依然会受到限制。
当下,在"火热"的短视频平台上,大规模生产的"重复性"短视频展演,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奇特"文化景观"。短视频的"重复性"虽饱受"贬斥",但其在"差异"中,却不仅蕴含着某种社会创造力,还萌发着社会基础理解的塑造与再塑造能力,并成就了短视频平台作为社会文化公共性生成的基础设施——日常生活的"非常规数据库"。"重复性"短视频实践正成为一种具有公众文化培育意涵的"文化技艺"(cultural technique),一种包孕社会"情感结构"的具化(embodiment)与生成方式,其中蕴藉着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意涵。
仪式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消费行为学研究发现,完成消费仪式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学问题是,仪式传播是否也会提升受众对商品的态度?该研究通过两项双因素组间实验设计来探讨该问题,发现仪式传播可以影响受众的态度,并且受众的卷入度对于仪式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高卷入度条件下,观看消费仪式可以提升受众对商品的态度;在低卷入度条件下,观看消费仪式反而降低了受众对商品的态度。该研究在确认卷入度对消费仪式与消费体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卷入度的内涵扩大。关键的是,该研究还发现了在低卷入度条件下,消费仪式对消费体验影响的反转模式。该研究丰富了仪式传播的效果研究范畴,并对广告中的仪式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在1990年代末的诸多事故中,"克拉玛依大火"有其特殊性。它本是一起举国关注的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却因主流媒体一篇报道中颇具争论的一句"让领导先走",在网络激发十余年的民间讨论,成为一个数字化时代公共记忆值得研究的事件。在集体记忆理论框架下,该研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LDA主题模型等研究方法,通过爬虫技术挖掘百度贴吧2006-2018年间的全部吧友讨论文本,深入考察网络对事件呈现的民间记忆图景。研究发现,数字空间中的记忆书写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事件非亲历者的抽象记忆,"让领导先走"的制造者、捍卫者和求证者就记忆书写权展开互动、竞争与博弈;另一方面则是关于"大火记忆"之记忆,围观者和哀悼者围绕大火进行非书写性参与。在前数字时代无迹可寻的记忆"痕迹",在数字时代却藉由数据挖掘技术而被捕捉、保存和分析,重现了特定事件集体记忆的公共书写。
"五四"的建构和影响具有国际性,《大陆报》和《字林西报》叙述"五四"有着明显不同的逻辑,呈现出美国和英国对"五四"的分别建构:在美方视角中,"五四"是美国民主观念指导下的示威游行;而在英方视角中,"五四"则是北洋政府"阴谋"策划的排外事件。英美对于"五四"的叙述思路完整,在世界时间和国际事件中还原了"五四"的发生缘由和发展脉络,从"二十一条"到"中国参战"再到"巴黎和会",不仅凸显了国际争论和矛盾聚集的焦点,亦展现出两国"国际联盟"思路的分野。英美对"五四"的阐述、引导和利用,显露了两国对华的政策、立场以及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五四运动以后的政治思想文化走向。
20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营后,即主要以娱乐节目吸引听众。1930年代,娱乐节目成为民营广播电台中的主要节目,其不仅播放时间长,且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但一些娱乐节目因"低俗"与"无益"而成为知识精英群体的主要批判对象。知识精英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一方面以"寓教育于娱乐"为方针编排和播出"高尚"的娱乐节目,另一方面又通过强制手段取缔民营广播中"低俗"的娱乐内容与形式,并对娱乐节目的播出时间进行严格限制。政府的管理改变了民营广播中娱乐节目无序发展的乱象,但这种管理造成一定争议,且不符合多数民众仅视广播为娱乐工具的认知。
<正>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刊2019年度优秀论文迟至近期评出。编辑部在全年刊发的12期共83篇论文中初选出25篇作为候选论文,由本刊编委本着"认文不认人"的原则,各自给这些论文打分排序。5月13日举行编委会全体会议。编委会在充分讨论评议的基础上,经投票表决,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获选
<正>一、来稿格式规范(一)投稿要求本刊实行网上投稿,在线投稿系统网址为:www. xwycbyj. org(二)稿件正文部分注意事项1.Word文件格式,按每页34行,每行36字排版。2.文中图表原则上不跨页。3.文字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4.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一律遵照国家标准。5.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现时直接用汉译人名。